場拌法施工工藝流程應包括:施工機械、場地準備、施工放樣、拌和、運輸、攤鋪、整形、碾壓和養生。
一、關于固化土層施工方法的選擇和理由:
場拌法施工的成本一般情況稍高于路伴法施工。本工程路段原地無固化土結構的材料,宜采用場拌法施工。
二、 關于施工機械,設備的選擇與工作內容:
1、1000強制式攪拌機一套,或用大型挖掘機一臺,裝載機一臺,用于攪拌固化料。
2、平地機一臺。
3、運料汽車若干輛。(根據工程要求而定)
4、小型挖掘機,裝載機各一臺。(用于攤鋪固化土料)
5、18噸以上帶振動壓路機一臺。
6、裝有5噸以上噴管式灑水汽車一輛。
7、立式汽油打夯機一臺。(用于邊角碾壓不到之處)
三、備料
施工前首先丈量該施工路段的面積,實際工程量,根據路面的長度、寬度、厚度,所承載的重量做出施工計劃,并計算出所需要的各種材料,固化土地需量,水泥的用量,固化劑的用量,全部備齊,開始安排施工。
四、拌料
1、挖掘機、裝載機拌和:拌料前預算出分批、分次所拌和的固化材料,每次固化的土料,所用的水泥、固化劑、水的用量,按比例將各種材料混合集中攪拌,拌和采用三干兩濕法,先將水泥與固化土用挖掘機、裝載機反復干攪拌三遍,確保均勻,顏色一致,在加固化劑1:80—100的稀釋液,用噴管式灑水車噴灑二遍,邊噴灑邊攪拌,濕伴兩遍,干濕一定要均勻一致。先確保固化劑的足量,如不能達到所需水份的要求,在適當補水,確保固化土的含水量,最佳含水率為12%—15%(經驗控制,手握成團,距地一米落地能開花為宜)。
2、1000強制式攪拌機拌和:
①取料:上料鏟車把握每次上料數量保持一致,誤差不得超過10%,上水泥的工人在小鏟車每次完成固化土上料后,方可將水泥倒入表面。
②干拌和:完成每次上料后,1000強制式攪拌機預先對土壤和水泥進行干攪拌,拌和要達到物料松散,土色一致均勻后,開啟出水開關進行固化劑的稀釋噴灑,攪拌機出水口安裝網狀噴頭,防止加入固化劑稀釋液過程中造成局部土壤過濕。
③操作要求:
⑴ 選取松散易攪拌的土壤,去除已經板結硬塊土團。上料前將土翻伴后在上料,防止土堆外表干燥,內部含水量高的現象。
⑵ 過濕的土料,解決方法有晾曬,或多添加適量的生石灰粉,或水泥吸收水份,拌和良好的熟料,應該土色一致,含水量適當,全部呈松散狀態,無任何團塊物。
⑶ 每次開工前,都要做大土堆整體翻伴后在上料。特別注意,我們采用的土壤,原始狀態時,有部分呈塊狀,必須在通過拌和后,全部成為散料狀態。
五、攤鋪、平整
攪拌完成后,按主行車路面各超寬12cm的寬度+25cm的高程,挖機攤鋪熟料,加人工修整攤鋪平整后,應立即用履帶式挖掘機進行排壓,要求施工段內均勻排壓,切忌漏壓,然后用平地機進行刮平整形,對局部低洼處,應用齒耙將其表面耙松5-8厘米深,并用新拌的復合固化土混合料進行填補找平,然后排壓,最后用平地機精細整形一次,應將高處料直接刮出路外,不應形成薄層補貼現象。
六、碾壓
根據路寬,壓路機的輪距不同制定碾壓方案,碾壓最少不能少于5遍,先靜壓一遍,在開振動碾壓三遍,最后收面靜壓一遍,壓路機應先輕后重,先快后慢,先兩邊后中間進行碾壓,路面兩側應多壓2-3遍,直到使每層整個厚度完全均勻的達到規定的壓實度為止。嚴禁壓路機在已經完成或者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者急剎車,應保證復合固結土表面不受人為破壞。碾壓過程中,復合固結土表面應該始終保持含水量適合,如果水份蒸發快應及時補灑少量(1:100)的固化劑稀釋液。碾壓過程中,如果出現彈簧松散,起皮現象,應及時翻開重新拌和(加適量的水、水泥或石灰)使其達到質量要求。拌和好的固化土必須在四小時內碾壓完成,如邊角處壓路機壓不到之處可以用電動沖擊夯夯實,至少4遍以上,夯到土不下沉為止。
七、養生
復合固化土碾壓完成后,如果來不及做或者不做上一層則必須噴灑一遍,1:100的固化劑稀釋液,覆蓋后并封閉交通養生。養生周期控制在7-14天為宜。復合固化土碾壓完成后,按固化劑:水=1:80-100的比例稀釋后,用灑水車霧狀均勻噴灑一遍,然后覆蓋養生。
覆蓋養生方法有三種:
1、碾壓完成后自然溫度在20℃以上,在表面鋪一層無紡布或草簾子,可以有效防止太陽暴曬而引起的開裂現象。在完成后7天內應保證每天灑水2次,以利于表面的水穩定性和強度的形成。
2、自然溫度在20℃以下,可以采用塑料薄膜覆蓋養生,養生期間免灑水。注:薄膜覆蓋時應使用薄膜緊貼復合固結土表面,不得留有間隙,并在薄膜上壓一層厚約2-3厘米素土。
3、養生期不宜少于7天,對于溫度過高(30℃-40℃)蒸發量較大的地區,養生3-5天掀開薄膜,適當補水,每天灑水2次,保持面層濕潤,減少裂紋,增加表面強度的形成。
結束語:
總而言之,固化劑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,它對于路基建設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意義,同時固化劑本身在實際應用中比較容